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用情提升妇女儿童福祉——南宁市取得阶段性成效

[复制链接]
admin333665 | 发表于 2025-10-20 17:14:10 | 20
查看: 2|回复: 0

329

主题

329

帖子

13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南宁紧盯重点,精准施策,全力推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南宁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南宁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加快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工作迈上新台阶。

系统推进妇女儿童发展15个领域167项监测指标落地见效……一幅幅妇儿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跃升的生动画卷,在绿城大地徐徐展开。

筑牢健康根基 提升教育质量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清晨,已有不少准妈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周末早孕关爱门诊里等候检查。“市妇幼保健院增设这个门诊后,我们孕妇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完成早孕检查和建档手续,获取医疗服务更便捷了。”李女士说。

这样的健康服务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5年来,南宁市着力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从“广覆盖”向“优质化”跃进,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提升至95.39%;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达100%,相关干预和治疗比例接近全覆盖;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提升至50.84%,关爱女性健康“两癌”保险项目为4万名女性城乡低保对象提供风险保障。

2024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5.5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11‰……一系列关键健康指标持续向好。这些数字背后,是南宁市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配套政策,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健康获得感所付出的努力。

在教育领域,变化同样令人欣喜。据统计,南宁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定在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3.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升至99.2%,主要教育指标持续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今年9月29日,广西首个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在马山县揭牌启用。该中心面积达1200平方米,集游乐、学习、社交、探索功能于一体,不仅为马山儿童打造了“家门口的幸福乐园”,而且标志着南宁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拓宽发展空间 增强参政能力

妇女地位显著提升

在莫永芸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广西三八红旗手等证书整齐排列。如今,莫永芸所在的“南方月嫂”品牌已成为广西家政服务行业的标杆。她说:“家政服务是以‘小家政’托起‘大民生’,我想让更多姐妹通过辛勤劳动过上美好生活。”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达47.87%,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达21家,女职工参与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达184项;截至2024年底,南宁市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为60.3%。

此外,通过推动企事业单位普遍设立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维权机制,南宁市让女性就业有底气、发展有平台、权益有保障。

在乡村振兴一线,女性力量同样耀眼。截至2024年底,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培育高素质农民中女性占55.25%达7621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参政议政层面,女性身影也更加醒目。南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女代表比例增至37.96%,市级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县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班子和配有正职女干部的班子比例分别为68%和26%,较2020年分别提高8.74和10.18个百分点。越来越多女性走上领导岗位,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中发出“她声音”、贡献“她智慧”。

在基层,女性参与治理同样实现突破性增长。2024年,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32.76%,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增至66.33%,女性村委会主任和社区居委会主任比例分别达14.21%和52.3%,全部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完善服务体系 优化发展环境

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16时,在良庆区良庆镇蟠龙社区“儿童之家”里,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做手工、读绘本,父母还未下班的孩子们在这里有了“第二课堂”。目前,全市已建成1837所“儿童之家”,覆盖大部分村(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8万多场次,服务儿童157万余人次。

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南宁市推出“爱心家长”结对帮扶机制。在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代理妈妈”张清秀已照顾留守儿童多年。目前,全市像张清秀这样的“爱心家长”已有1292名,她们与1399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对子,持续给予亲情陪伴和实际帮扶。

在呵护儿童安全成长方面,南宁多部门联动织密防护网。目前,全市已开行护学定制公交线路190余条,服务164所中小学校,日均运送学生4.34万人次;2021至2024年,网信部门依法清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4.4万余条,关停违规网站185家;检察机关联合教育局推动法治进校园,2024年校园欺凌事件同比下降35%。此外,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创新设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和“反家暴服务中心”,实现报案、取证、心理疏导一体化服务,2024年以来已服务未成年人超百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南宁市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入户”医保参保登记和院端直接结算,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加医保提供全额资助。

在制度保障方面,南宁同样走在前列。《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办法》自2025年2月起施行,明确对妇女、未成年人主张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

从生命起点到终身发展,从健康守护到全面赋能,南宁市正以系统观念、多元参与、数据赋能,推动妇儿事业发展实现从“保基本”向“高质量”的历史性转变。南宁市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重难点问题,强化部门协同、政策集成和基层服务,努力让每一位妇女和儿童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